热门搜索: 企业开办 招商引资 科技研发 教育发展 住房保障 就业创业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中长期规划
发文单位: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政府成文日期:2024年03月12日
标  题:右政发〔2024〕3号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右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右政发〔2024〕3号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2日

右政发〔2024〕3号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右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2024-03-12 11:15     来源: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市直各分局:

《右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右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政府 

20243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右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4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以上,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9.5%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7.3万吨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范围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同比下降2%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全力以赴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

1.全力打造开放平台。聚焦百色试验区重点开发区定位,滚动实施试验区制度创新、平台项目、政策举措“三张清单”,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和建立一批促进开放的新机制、新体制、新平台及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开放功能,提升开放能级。

2.全面融入开放大局。深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配合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南百高速“四改八”、右江航道“三改二”、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等项目建设,全方位构建与东盟国家、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平陆运河经济带对外开放前沿相配套的通道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积极服务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建设,高标准建设纳入合作区范围的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积极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行动,强化园区要素保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创新,推动市场主体释放新活力

1.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财政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强化国企领域改革,启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与深圳市国资国企开展国企改革对标学习、加强对口产业合作。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指导企业推行全员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制度。强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体系。强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医保资金总额付费,构建“总额控制、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提升住院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率提升至60%以上。强化其他领域改革,优化提升中小学“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建立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科学评价体系。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办税环节和程序。深化司法领域改革,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提升行政执法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2.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围绕人才驱动和创新目标,坚持靶向引才,聚焦右江区特色产业,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鼓励企业通过采取咨询、短期聘用、科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引进高端智力人才。探索知识、技术、专利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办法,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试验区。

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全链通办”、巩固“一网通办”、优化“一窗通办”、深化“跨省通办”“全区通办”,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加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在政务事项受理、审批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隐性门槛,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继续加强5G网络建设,加快政务数据的汇聚和信息共享,推进全区行政审批“一张网”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融合发展,推进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信用、智慧旅游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加快数字右江建设。加大监督指导力度,持续运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专班力量,协调推进解决12345投诉工单难题。

4.加力扶持壮大民营经济。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防止不当市场干预和不当竞争。加大惠企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桂惠贷”等政策。全面推行不见面、电子化公开招投标。持续压减项目建设审批流程。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试点县、园区,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力争新登记市场主体0.8万户以上,总体规模达5.35万户。

(三)全力以赴壮大工业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1.加快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新型生态铝、林木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加快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装备产业制造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综合产业创业园等重点园区发展,优先发展新型铝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林木产业、特色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大旅游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统筹发展大健康、跨境服务业等两大十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力争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39.15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工业投资27.19亿元,同比增长20%;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5%

2.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落实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工业振兴特派员制度,深入开展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扩能技改等工作,谋划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效益高的重点工业项目进入“双百双新”“千企技改”项目库,对项目落地开工、融资审批、要素保障等问题困难环节,力争做到提前介入,提前解决。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年产5GW电池生产项目、年产5万吨再生氟化铝项目等项目建设。

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转型升级与提升效益并重,推进解决一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的问题。加快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已批复的铁合金升级改造项目落地建设,组织银海铝业、蓝星大华等企业申报自治区绿色工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加快两化融合发展步伐,运用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专栏3 2024年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计划

新型

生态铝

加快建设:氧化铝连续纤维制品项目、吉利百矿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项目。

建成投产:年产5万吨再生氟化铝项目。

前期储备:银海铝业20万吨电解铝节能改造项目(二期)、银海铝业30万吨再生铝及铝精深加工项目。

农林

产业

开工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2024年右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福禄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

建成投产:百鸿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家具板和5万套板式家具项目、嘉扬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家具板项目、林景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家具板项目。

加快建设:陆基渔业综合生态产业园项目、金源鳗鱼养殖产业链项目、香柚基地项目、御福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乔邦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生态板项目、金帆木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立方米家具板项目、乾盛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生态板项目、乾元开盛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家具板项目。

前期储备:自由王国木业产业基地项目、年产1500万片装饰纸、10万立方米家具板项目、右江区家具新材项目。

新能源

开工建设:林业产业园150MW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一期)、百色能源集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瑞智中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等。

加快建设:华能百色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中电建贵州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百色能源集团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

前期储备:右江汪甸风电场、右江塘书山风电场、右江泮水风电场、中南光电集中式光伏项目、大生集中式光伏项目、右江抽水蓄能项目以及分散式风电项目。

新材料

开工建设:年产10GW“N型”超薄硅片项目、光伏跟踪支架系统生产项目。

建成投产:中南光电高效智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储能运维产业项目。

加快建设:年产5GW电池生产项目。

绿色化工建材

开工建设:广西大华化钛白粉技术改造项目。

加快建设:80万吨钛石膏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改进项目、百色市建筑垃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建成投产:MVR”废酸浓缩项目。

(四)全力以赴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有效需求再造新爆点

1.深挖服务业发展潜能。力争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以上,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提升农产品交易集散、商业综合体引领和汽车市场二次消费能力。组织限上企业开展“广西33消费节”“乐购广西·幸福生活”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等系列促销活动和传统销售旺季促销活动,深挖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利用节假日、周末等组织限上商超、汽车企业开展促销活动50场次以上。加强市场新兴主体培育,重点推动住宿餐饮企业、电商企业等上限入统工作,培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的增长点。

2.完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商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本土电商市场主体及电商企业,积极申报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配合市级推动合邦(百色)电商智慧物流园项目。优化农村物流体系,推动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业务资源整合,争取实现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统仓共配,有效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覆盖面,基本建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

3.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质量。以创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单位为契机,加快文旅项目建设,实施壮乡红城、大王岭原始森林健康小镇、大王岭森林康养步道、福禄河康养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动百色湖生态旅游产业基地、“英雄百色”红色文化研学基地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进“畅游右江”旅游优惠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客源地宣传推介、本地市场优惠促销、线上线下同步营销等旅游推介活动,用好用活右江区旅游优惠政策,开展中秋国庆“黄金周”等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确保“引客入右”措施落地见效。大力开展旅游品牌培育创建,对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开展重点扶持指导,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共同推进品牌创建工作。继续加强“一键游广西”平台建设,完善全域旅游基本信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到2024年,旅游总人次1261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消费达到140亿元以上。

(五)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取得新成效

1.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本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开工项目25个以上,竣工项目15个以上。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项目投资。全面推动百色市右江区壮乡红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右江区年产10GW“N型”超薄硅片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六塘工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百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期项目、年产5GW电池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中南光电高效智能光伏组件项目、年产5万吨再生氟化铝项目、茂森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家具板项目、百色市右江区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项目竣工。

2.强化项目向上争资。抓好国家增发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政府债券等资金申报工作,建立谋划库和储备库,加快大王岭森林防火应急通道建设项目、“古树茶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项目、右江区粮食储备中心库项目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保障,助力包装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夯实项目储备库,接替有序向上申报资金,提高资金申报率。

3.强化项目要素服务保障。坚持项目为王,强化要素保障,用好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机遇,充实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入广西“向海经济”和RCEP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入探索要素保障制度改革,着力保障项目建设土地、林地、能耗、资金等要素需求,保障最好最优的项目,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多到基层一线和项目现场,及时有效解决堵点卡点。实行重大项目用地用林指标核销制,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和节能降耗激励措施。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健全完善审批制度,实行项目审批“直通车”,推行重大项目行政审批(核准)容缺办理,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健全清单化推进机制,完善续建、竣工、新开工、预备项目清单,攻坚推进、全面提速。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支持力度。

专栏42024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

开工

项目

壮乡红城项目年产10GW“N型”超薄硅片项目、必晟矿业有限公司扩能年产20万吨高硅锰和余热发电技改项目、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大王岭森林防火应急通道建设项目、城南(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供水工程、城区排水防涝提升改造工程项目、2024年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项目、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右江区第十幼儿园。

竣工

项目

中南光电高效智能光伏组件项目、年产5万吨再生氟化铝项目、综合产业创业园、茂森木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家具板项目、华能百色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中电建贵州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右江区六塘小学、右江区大同幼儿园、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3年“三项工程”村道安防工程、2023年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项目。

续建

项目

年产5GW电池生产项目、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香柚基地项目、六塘工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乡镇供水工程、那毕片区城中区改造一期项目、福禄至田阳洞靖公路(右江区段)、金源鳗鱼养殖产业链项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PPP)项目、右江区职业技术学校。

预备

项目

自由王国木业产业基地项目、新松机器人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右江区分散式(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右江区生态冶金产业园项目、芒果原浆基地项目、浪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研学产业园、右江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EOD)项目、右江区人民医院提升工程、龙景第七小学、龙景第八小学。

(六)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提高

1.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分层次分类型精准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3+1”保障水平,抓好教育、住房、饮水等群众关心关切民生事项。强化易地搬迁安置后续扶持管理,全面压实深圳小镇“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就业扶持,加快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有劳动力家庭就业率保持100%持续提升脱贫群众生活水平。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构建城区驱动型乡村振兴模式,聚焦产业发展和机制创新,推动城市和乡村资源有效对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支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扎实做好各级各类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

2.强化农产品稳定供给。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稳住农业“基本盘”。完成新增0.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2.12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工作,持续推进撂荒耕地治理。稳定粮食种植23.52万亩以上、产量7.3万吨以上;稳定水果种植面积48.9万亩,产量45万吨以上。重点抓好龙川、汪甸万亩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持续开展“桉退”“蔗进”专项行动,稳定糖料蔗面积在16万亩以上、产量70万吨以上。做好畜牧业稳存量提增量,推进牧原右江一场、广西农垦集团阳圩养殖场合理投产达产,稳定生猪出栏产量;积极引入明康汇蛋鸡养殖等项目,确保家禽、肉牛、肉羊出栏产量;引进企业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陆基设施渔业、稻渔综合种养,提高水产品产量。

3.强化农业产业项目建设。锚定粮食、芒果、八角、油茶、蔬菜、渔业等6大优势农业产业三年发展行动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强化四塘百兰“云越芒山”产业示范区打造,做好澄碧湖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提升项目,辐射带动全区芒果产业提档升级;指导牧原生猪养殖示范区争创四星级示范区,利用“二十四节气”特色主题农场资源进行整合,创建江凤—福禄休闲农业四星级示范区。推动右江区直供粤港澳大湾区设施蔬菜基地全面播种投产;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强化农业招商,重点在预制菜产业、农产品加工、渔业发展等方面,做好企业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引进农业现代企业入驻。完善项目储备,做好“光伏+牛羊”产业项目、新农福农业公司柑橘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金源鳗鱼养殖产业链项目等一批项目储备申报,推进广西友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陆基圆形池循环水养殖扩面增产。

4.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施编制。健全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乡村道路“三项工程”路面提升工程55个117.43公里、安防工程33个69.07公里,改造双车道公路10公里以上。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引导农户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全面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深入开展“红旗乡村”争创活动,评选一批红旗村镇。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七)全力以赴推进城乡融合,推动区域发展展现新面貌

1.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以创建自治区特色小镇为抓手,重点打造龙川镇产业小镇、阳圩镇文旅小镇和汪甸瑶族乡民族特色小镇;以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为着力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严格实施农房管控,加快创建乡村民族传统示范村。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4年,计划开工22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认真谋划推进2024年背街小巷整治改造项目,在管网、道路、绿化等改造的基础上,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背街小巷。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配套落实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医保、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推进集镇试点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2.全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构建“一带三轴,三区一体”的空间格局。推动实施城区交通环境优化工程。抓好市政道路建设,优化城区路网结构,着力打通城市主次干道的断点、阻点,提升互联互通能力。推进新建西环快速路,完善中心城区东西向骨架性主干路及南北向骨架性主干路。推进中山桥、那毕大桥、东合大桥与环岛一路平面交叉口改建成立体交叉口。开展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环保等专项行动,推动右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右江,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数字社会”建设,推进医疗、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养老等领域数字应用,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康养、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一批高质量数字民生服务产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突破。积极筹备县域经济特色发展“一县一策”主城区型赛道(产业发展型A型)示范试点县申报。加快构建“龙头带动、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完善县域内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夯实县域产业平台,推动要素资源向县域产业平台聚集。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培育林木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塑造右江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实现右江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突破。

4.全面推进美丽右江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煤炭消费尽早达峰。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组织企业参与国家碳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工业降碳、农业固碳、林业碳汇等试点。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探索拓宽生态价值转化和实现路径。落实生态环境“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持续实施节能改造。运用大气污染热点网格智能监管系统、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城市扬尘、秸秆焚烧等污染源的治理。开展工业源VOCS综合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管控等工作。推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做好辖区江河、湖库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深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持续开展涉重金属排查整治,协同治理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防范环境风险。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善生态保护分类补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稳步推进水土保持、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力争森林覆盖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强化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尾矿库等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强化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工作,推进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完善流域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开展自然保护地专项执法检查,严格查处生态破坏行为。

(八)全力以赴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民生保障呈现新气象

1.持续发力稳就业促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服务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易地搬迁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深百劳务协作,加强技能培训,力争城镇新增就业0.20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人。稳定农民工外出务工9万人。落实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0.115万人次。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分层分类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正常发放。

2.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全部完成9个中小学幼儿园续建项目,接收4所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面建设7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并交付部分学校办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区管校聘”改革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引进紧缺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着力保障教师待遇;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铸牢校园安防设施标准化、校园安全教育全员化、校园安全演练制度化、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多样化“五化”体系,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3.提升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强区建设,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齐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加强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积极打造非遗示范区、示范点。

4.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继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健全完善帮扶救助机制,强化低收入人口、低保边缘户等困难群众监测预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保障,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做好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加快城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全区覆盖率40%以上,落实养老服务补贴,鼓励和引导养老机构参加等级评定,加强养老服务业人才引进,进一步提高护理员服务水平。加快棚改项目、老旧小区、危旧房改造进度,全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推进殡葬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关爱妇女儿童,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我区青少年发展体制机制,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有效开展双拥工作,落实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提高优抚安置水平。

(九)全力以赴统筹安全发展,推动社会稳定再上新台阶

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完善大安全大应急体系,深化自建房、老旧小区、城中村、燃气等领域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加强矿山、危化烟爆、工贸等领域执法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推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和消防救援站一体化建设,开工建设右江区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强化药品分级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做好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力度统筹化解地方债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防范化解涉边安全、意识形态、网络安全、非法宗教等领域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浦江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深化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化解,合力创建“人民满意窗口”。严厉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助力百色市创建全国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


附件:右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




附件


右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

2023

2024

责任单位

预期目标

预计完成情况

预计完成情况与预期目标对比情况

预期目标

一、GDP

7%

5.8%

有差距

6.5%

区发展改革局

(一)第一产业增加值

7%

4.9%

有差距

6%


(二)第二产业增加值

5%

8.3%

超额完成

9.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5%

9.9%

超额完成

13%

区工信局

建筑业总产值

5%

8.8%

超额完成

3%

区住建局

(三)第三产业增加值

8%

4.1%

有差距

4.8%

区服务业联席办各行业主管部门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

10.38%

超额完成

3%

区财政局

三、固定资产投资

5%

-4.9%

有差距

5%

区发展改革局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0%

1.4%

有差距

3%

区商务中心

五、外贸进出口总额

5.0%

25%

超额完成

5%

六、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

3.5%

有差距

4%

区发展改革局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0%

6.8%

有差距

7.0%

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以内

-2%

超额完成

3%以内

区发展改革局

八、人口、城镇化和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0.205万人

0.26万人

超额完成

0.205万人

区人社局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

1.99%

超额完成

5.5%以内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3.1%

75%

超额完成

75%

区住建局

九、节能减排






万元GDP能耗

-3%

5.9%

有差距

下降2%

区发展改革局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达到预期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右江生态

环境局

十、森林覆盖率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达到预期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