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依据
(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2017〕3号)。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编制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桂教基教〔2016〕56号)。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基教处《关于对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数据修改的通知》。
(四)百色市教育局《关于对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数据修改的紧急通知》。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征求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桂教办〔2017〕127号)。
(六)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征求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桂教函﹝2017﹞753号)。
(七)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桂教基教﹝2017﹞38号)。
(八)百色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关于印发百色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百教〔2017〕21号)。
二、起草方案现实依据
(一)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截止2016年底,百色城区仅有6所公办幼儿园,开设班级57个,在园幼儿2209人,仅占右江区户籍适龄幼儿的10.93%,大部分适龄幼儿须到民办园就读,入公办幼儿园难问题仍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足。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非户籍适龄儿童的增多,本来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出现短缺。民办幼儿园数量虽多,但办园水平差异性较大。一些民办幼儿园园舍窄小,设备简陋,师资不足,管理不善,安全隐患大。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亟待进一步扩大。
(三)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整个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对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学前教育整体的发展水平。
三、行文过程
第一,调研阶段(2016年10-12月)。我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从2016年10月份开始启动。2016年10月和12月分别参加百色市教育局召开的编制工作会议和审核会议,按照教育厅及市级相关要求认真进行测算、研究、分析。11、12月,先后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和百色市教育局组织开展民办学前教育专题调研,形成我区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第二,起草文稿阶段(2017年1月-7月)。我局组织人员研究编制全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起草完成文本初稿,并先后进行4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右江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修改完善稿)》,报百色市教育局备案。
第三,征求意见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中旬)。2017年12月,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桂教基教﹝2017﹞38号)及《关于印发百色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百教〔2017〕21号),我局调整完善我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于2018年1月10日发函区编办等17个区直部门和9个乡镇(街道)征求意见,共收到26份反馈意见,其中2个单位有修改意见,全部予以采纳。
第四,修改完善阶段(2018年1月中旬-1月底)。根据各部门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形成《右江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送审稿)》。
四、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发展现状。通过对二期行动计划实施的总结,掌握情况,找出问题。
第二部分是发展原则。提出“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三项原则。
第三部分是需求测算。通过各项数据的科学测算,为确定具体目标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是发展目标。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新建成公办幼儿园18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达21635人,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增加2所自治区级示范园,3所市级示范园。总体目标下又设置分年度目标。
第五部分是重点任务。一是扩大总量;二是调整结构;三是健全机制;四是提升质量。
第六部分是主要举措。一是科学规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二是结合实际,建立学前教育发展激励机制;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四是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第七部分是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职责;二是健全管理机制,配足管理人员;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督导检查。